倡議專員/王今暐
社會住宅推動聯盟10/27公布,對六都市長候選人社會住宅政策及態度的總評比結果。整體而言,對於住盟提出的五大訴求,候選人們大多有積極表態。
但無家者服務組織相當重視的「以收入設算可負擔租金」政策,除了台北市與桃園市社宅現已採行此做法之外,其他四都的候選人中有6位仍未承諾追隨此一國際趨勢。
當人們身處的位置不同,看待事情的角度可能就不同,我們想試著從無家者的生活處境,帶大家看看為何「以承租者的收入設算租金」如此重要?
我們希望幫助大家了解:
當物價的水位持續上升,無家者就像住在地下層的居民,擔心隨時面臨淹水滅頂的風險。當社會住宅的租金採「市價打折」方式計算,政府官員就像住在高樓層往下看的人,覺得「水位已經夠低了吧」;但看在地下層的居民眼中,生活費用的水位仍足以令其滅頂。
僅當「以承租者的實際收入設算可負擔租金」,才能從無家者身處的位置看見,像個人一樣地活下去有多困難。
一、大部分的無家者(遊民)有工作,但當工作收入扣除基本生活開銷,大多已不足以負擔房租。
根據2019年的《臺北市遊民生活狀況調查》統計--
84%的無家者有工作意願(包括有工作者及正在求職者),而16%的無家者表示已無力工作(包括年老、生病與身心障礙等情況)。
但有工作意願不見得找得到(全職)工作,約有55.5%的無家者在受訪當時擁有工作,其中9成都是「部分工時工作」,主要是領日薪而非固定月薪。
在有工作的無家者當中,工作收入的平均數為8,497元,但中位數僅6,400元。
37%的人每月工作收入在5,000元以下,
34%的人每月工作收入介於5,000元到10,000元之間,
25%的人每月工作收入在10,000元以上(其中包含8%的人收入達20,000元以上)。
如果把沒有工作的無家者合併計算,無家者每月收入(含社福補助)的平均數為6,847元,中位數僅有5,000元。
在生活支出方面,無家者每月生活費支出的平均數為5,190元,中位數為4,000元。
即使是有工作的無家者,當工作收入扣除生活費用,若無其他意外事故,樂觀看來平均只剩餘2,000-3,000元。但由於收入情況不是均一的,至少有3成以上的無家者,在工作收入扣除生活費用之後根本沒有剩餘金錢。
另外約有3成的無家者,在工作收入扣除生活費之後,可能留存1,000元到5,000元左右的緊急預備金,不敢輕易動用。此外,大約只有2成的無家者在扣除生活費用之後,能留存5,000元以上的工作收入,作為緊急與其他用途。
此外,還有約1成的無家者完全沒有金錢收入和支出。
二、可負擔的房租?收入情況不同的無家者,可負擔的租金金額也不同。
根據同一份調查報告,66.5%的無家者過去曾經有租房子住,但現在為什麼無法租屋?受訪的無家者表示,自己可負擔的租金如下:
6%的無家者可負擔6,000-8,000元。
26%的無家者可負擔4,000-6,000元。
20%的無家者可負擔2,000-4,000元。
6%的無家者可負擔2,000元以下。
這些比例大致符合前述,無家者之間不同工作收入層級的情況。
同時,38%的無家者表示無力負擔或不想租房子住。所謂不想租房子住,當然不是指資源充沛時依個人自由意志的選擇,而是經濟匱乏下不得不的決定。
三、無家者如果有機會抽中社會住宅,單人房的基本租金大約是多少?
這裡列舉台北市與桃園市的社會住宅租金,依收入等級設算的金額供大家參考:
台北市(依收入分級設算每月租金)
青年社會住宅一期,套房型(12坪)租金為3,400元至8,500元;1房型(15坪)租金為5,400元至10,800元
莒光社會住宅1房型(17-25坪)租金為5,700元至17,200元
大橋頭社會住宅1房型(12-14坪)租金為4,200元至11,800元
明倫社會住宅1房型(14-20坪)租金為6,900元至18,400元
萬隆公共住宅套房型(13-21坪)租金為4,100元至14,300元;1房型(18-24坪)租金為7,800元至16,000元
行天宮站公共住宅套房型(10-16坪)租金為7,671元至16,200元
桃園市(依收入分級設算每月租金)
八德一號社會住宅,1房型(15坪)租金為4,600元至6,500元,八德二號社會住宅1房型(17坪)租金5,100元至7,000元
中壢一號社會住宅1房型(19坪)租金6,300元至10,100元
中路三號社會住宅1房型(15坪)租金5,200元至9,000元
由以上這些租金數據可知道,即使是有工作收入的無家者,也只有2成有可能租得起最基本的社會住宅,可是一旦租房,他們就沒有了可供緊急運用的金錢。如果政府依市價打折而非以收入設算租金,租金只會比這更高,無家者能入住社宅的機會就更渺茫了。
這也是為什麼,芒草心會持續向政府倡議,在現行租金階層下再增設「0階」租金,讓無家者真正有可能入住社宅。
四、通貨膨脹與物價上漲的影響,不斷提升基本生活費用的水位,隨時可能令人滅頂。
根據主計處統計近10年(2011-2021年)的消費者物價指數變化,各類物價總計的上漲幅度為9.17%,其中各大類物價漲幅程度不一,七大類物價中有六大類上漲,僅交通及通訊類物價下降。
食物類物價上漲幅度最大,達21.54%。
居住類物價上漲5.19%,而其中的【房租】項目的上漲幅度達8.13%。
衣著類物價上漲幅度為5.47%。
雜項類物價上漲14.28%,其中的【香菸及檳榔】物價上漲幅度更達52.48,【理容服務】物價上漲幅度則為11.33%。
食衣住行育樂,除了交通及通訊之外,各領域物價都呈漲勢,而對於無家者而言,食物價格上漲超過2成,屬於必要支出的生活費用。其次,打理個人儀容的費用、租金費用等等也提高了將近1成。香菸及檳榔等用來紓壓與提振工作精神的物質,物價上漲了超過5成。
當物價的水位持續上升,無家者就像住在地下層的居民,擔心隨時面臨淹水滅頂的風險。當社會住宅的租金採「市價打折」方式計算,政府官員就像住在高樓層往下看的人,覺得「水位已經夠低了吧」;但看在地下層的居民眼中,生活費用的水位仍足以令其滅頂。
僅當「以承租者的實際收入設算可負擔租金」,才能從無家者身處的位置看見,像個人一樣地活下去有多困難。
Comments